本文来源于广东医药临床学府
下面是“我”的中医感悟,这里的“我”不是一人,而是一类人:
在以往的艰苦时代,中医薪火靠的是疗效得以传承、延续,绝对不是所谓的“文化认同”。今天,中医已经成为病人首选的医疗体系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传统疗法之一,同样靠其疗效成长壮大。
身为一个中医人,想必踏上这条路之前,也是做过深思熟虑,考量过前途和远景,很少有冲动为之。但世事多变,可能后来的事情发展并不能如你所愿,但不管怎样,你都不应该质疑中医,而是相信中医。
可以肯定地说,中医这一行业正如初升的太阳,前途一片大好。如果你因一些中医负面影响而悔恨当初,中途改道,那么真是遗憾,只能说明你对中医和中医的地位还没有全面的了解。以中医为代表的自然疗法正越来越盛行,不是一些负面口水就能轻易熄灭的。
近几十年,主流的西方医学在西方已发生了一种悄悄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替代医学因能够解决人们的身心疾病而开始广受欢迎,中医是这几十种替代医学里发展最快的一个。西方人已经发现西医的模式很难在身心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现在被抨击的中医里的“不足”与“迷信”的那部分,也许恰恰能够揭开蒙在科学和西医身上的那块帘布。
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国采用补充与替代医学的人,从1990年的4亿2千8百万次激增到1997年的6亿2千9百万次。而看医生的次数,1990年为3亿8千8百万次,1997年为3亿8千6百万次。说明在西方国家,使用补充与替代医学的人次逐年上升,并且已经逐渐赶上使用西方医学的人次。
可以预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中医,将来肯定是世界各国保健事业的新宠。
也许你会说:“西方国家没有中医也一样没问题”。可你知道他们为本不需手术的病人而错误动用手术这一项一年经济损失有多少吗?他们为抗生素的滥用付出了多少代价吗?
另从经营的角度来说,有些行业可能会有明显的大起大落,还有一些行业可持续时间极短,但中医这个行业是比较平稳的。它虽然不能让你迅速大富大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定能让你有所收获,最重要的是身心都富庶。
1,医学是一门终生勤勉学习的课程,你落后一小步,差距就是一大步。如名医姜泗长所说:行医是个苦行当,想舒坦轻松的人,最好不要念医学。没有始终如一的坚持,是无法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生的。
2,作为一个医生,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医德。有德无才,可能不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但也不会造成危害;相反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却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一个医生,哪怕有再大的能力,没有德的话,他都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但医德,也并不是要求你完全放弃对利益的追逐,而是要求你能不以诱导、欺骗、恐吓等手段赚取不义之财。
3,医生需要盈利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可以将行医也当成是一门生意,只要不违背良心,任何商业经营手段都可以出台,只要能问心无愧地面对患者,赚多少钱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在治病救人与赚取金钱之间找到平衡,或者说结合点。累计了一定量的功德,财富也自然会源源而至。
4,作为医生,凡事要多为患者着想,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安心。能轻易为患者解决的问题绝不复杂化。财富的增加不是靠不择手段就能达到的,即使达到也终将不得长久。
5,要把患者放在首位,每个病人都是学习的教材。一个病人一份病历,就是一个故事。有些特殊病人更是难得的经验,会让你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
6,要常常想,你做得对么?你做得好么?你为病人做得够多么?病人的痊愈是最高的奖励。只要能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能为他们消除病痛,减轻医疗负担,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生的一句话,对患者来说,就是情绪的指挥棒。它可以是煎熬、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温情,可以是打击……所以医生切不可信口胡说,一定要通情达理,亲和耐心。
8,有调查显示,在病人所反馈的意见中,95%都不是医疗问题,而是由于医生与病人沟通不够所造成的。这足以说明沟通的重要性。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既然选择了医生,同样你也被患者选择,在这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中,你所能做的就是与病人相拥于礼,相信于诚,坚持、努力做个好医生。
1,医疗行业是业务性很强,风险很大的行业,稍不注意就可能要承担巨额赔偿,搞得你倾家荡产。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差错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敌人,而导致我们出现差错最大的原因往往是粗心大意。所以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细节,细致检查,切勿贪便偷懒、弄虚作假。
2,当然,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操纵,令医生们防不胜防,不管如何处理,医生都是最大的输家。一位医生曾经说过一句话:“身为一个大夫,千万牢记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院”。
3,工作中,我们不但要不断学习各种医疗技术,还要学习高超的交流沟通技巧及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应审慎估计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医疗问题和纠纷,准备完善并坚决执行必要的、合理的、合法的手续和文件。要严格按照诊疗常规操作,注重留下相关证据。
4,官司上门时,应该从容面对,仔细分析事情始末,找出症结所在,并向法律专家咨询,千万不能有息事宁人的想法,否则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中医学是未来医学的希望所在
1中医学是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医学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面对现代医学的许多无奈之处,是时候常回首那就在灯火阑珊处的中医了。
中医学“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对象是“天人之际的健病之变”。中医学从实际出发,通过“究天人之际以明乎物我之相分”,循生生之道发现和发展人的生生之气,利用人的自我调节、自我健康和自我痊愈能力,实现养生、治病的健康功能和目的,用生生之具谋求天人合德生生之效,为人的生生之气服务。中医学以人的生生之气为依靠和发展的对象,对于人类疾病与健康的掌控能力,足以让现代医学望其项背。
不仅如此,现代医学模式愈演愈烈的“药害问题”,“对药的依赖性问题”,“化学药物对人体的污染问题”,“以切代治,手术越做越大的问题”,“病越治越多、越治越严峻的问题”,“人体防卫能力和人类种群延绵能力下降与减弱的问题”,以及经济上负担不起的问题等等,在中医学中都能够得到切实的避免或较好的解决。中医学的魅力所在,中医中药的疗效,是任何人都无力否定和抹杀的。
因此、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学,乃是有效实现医学模式及其目的转变既现实又可行的重要选择。
2中医学的最精彩篇章
中医学提供的服务由“治已病”和“治未病”两大基本部分所组成。
“治未病”作为传统中医学的最高理念和法则,是中医学中最具意义、最为精彩的篇章,也是中医学最为重要、最具优势的部分。
早在二千多年前即已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和“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千金要方.诊候》)之说,并一直为民间的传统中医所沿用。
中医“治未病”,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相应的健康养生、体质调理方法及措施,能够防止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性变化,从而既经济又有效地维护和保障人体身心健康是不争的事实。这既可以从大量的史料中,也能够从目前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得到印证。
3中医引领医学发展的新潮流
199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GOM(医学目的)国际研究小组在其报告中呼吁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并强调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
可见,预防保健概念及其服务,中西医皆有之。然而,中医和西医对于预防保健概念及其服务内涵的范围界定和其方法措施的确立与匹配却有着很大的不相同。同西医相比较,以“治未病”为其核心理念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有其独特的优势之处。
(1)以食疗、食养为特色的预防保健。
以“治未病”为其核心理念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根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药(药品)食(食品)同源,食药同补”,“气味和而服之”和“体质可分、状态可调、体病相关”说,运用天然之物,通过粗茶淡饭的合理调剂、搭配和药膳的辨证进补,调摄、改善和提升人体体质的整体功能状态,以实现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已病早康复、不恶化的固本强本、祛病健人、延年益寿目的。
由于中医预防保健所使用的食疗之物,与西医使用的这“素”那“素”保健品截然不同,都是未经精深加工提炼的天然之物,不但价廉,而且营养成分齐全,不会形成与目的相悖的副作用,因此,以食疗、食养为特色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是既经济又效果显著的健康保健方法。
(2)以整体观点进行健康养生的预防保健。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以整体观点按照“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辩证施养、平衡阴阳、精神内守、正气为本”的“治未病”准则,用联系的方法与思维,进行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全方位、广泛围、宽领域、多角度的保健养生。
在方法论上,强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的”“矢”,全面推进,讲求实效,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统一;在时间上,重视四时、十二时辰养生,不同季节、不同时辰运用不同的养生保健方法及措施;在领域上,强调生理与心态调摄一体,实现形神共养;在范围上,涉及未病、已病、病愈后的养生保健;在方法措施上,包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劳作、休闲活动行为方面的各种措施同时并用,并成为一个整体。这一点也与西医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事论事的非整体性预防保健思维及方法形成鲜明对照。
(3)简、便、廉、效,优势突出的预防保健。
中医预防保健具有简、便、廉、效的突出优势。简,就是中医预防保健方法简单易学、易开展,所谓“大道至简”。便,即方便,中医预防保健所涉及的相关条件,可以很方便地得到解决和满足。廉,即费用少,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所涉费用低廉,在经济上不会造成个人及社会的巨大负担。效,即效果好,中医预防保健的经济、技术效果无论从个人、家庭或是社会角度看,都极其明显和突出。
发展以中医“治未病”为其核心理念的预防保健服务,符合医学模式及其目的转变的方向与要求,加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所具有的内在独特优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有条件和能力成为引领并主导未来医学及社会卫生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未来中国医学与社会卫生事业的基本模式,必然是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为基石,中医“治未病”与中西医“治已病”有机结合、同时推进的新模式。
本文来源于农夫的博客